关于豆瓣

豆瓣

豆瓣是什么?这是朋友落地影来访看到我的 HotMail 里有一封关于豆瓣的 E-mail 所问的。然而,我却无法告诉他。本身自己也不知道豆瓣是什么。我对他解释了一下,他还是不能了解是什么,最后作了一个演示,他说:“蛮方便的嘛。”方便是他的第一感觉,我也是这样觉得,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,我想这是豆瓣能吸引人的地方。只知道豆瓣是做什么的,但并不知道豆瓣是什么。我所理解的豆瓣是网上商店集合器,把各个网上商店里的图书、电影、音乐都集合起来,并把在哪儿买、价格、发货说明(是否缺货)列出来,给予方便的作比较与选择。在比较与选择的同时,还可以察看关于你所搜索的东西的评价。

尽管我只会在当当与卓越这两家网上商城购买(只有这两家商城对我所在的城市提供货到付款的服务),但是还会先到豆瓣搜索我所要买的书籍,看一下有几个网上商城有这本书卖,看一下它们的价格差异,还有关于这本书的评价。一直都使用豆瓣来搜索书籍,用了蛮长的一段时间,但并没有注册,今日注册成为成员,体验一下豆瓣。最关键的是豆瓣免去了打开一个个网站去查询的麻烦,让用户减少步骤与时间,提供了便利。

使用豆瓣有一段时间,只是用于搜索书籍,并没注册,这几天才注册,玩了一下。做成个人的网上书架(书库)蛮不错的,毕竟有相关的书籍介绍。当然还可以做成电影架、音乐架。加入小组参与一些讨论,友邻——相互之间了解最近的读书。并没让我有何兴趣,只是一扫而过。为何会没兴趣,或许只是个人的问题。至于为什么?是豆瓣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,这不是所要谈论的。

注册成为成员,“我读”、“我看”、“我听”,加入小组,察看友邻,对书籍进行增改描述、封面图片。还有一个豆邮是方便与友邻联系的

豆瓣还会猜你可能感兴趣的书,这有点意思。

豆瓣:
根据你的收藏和评价自动得出的,每个人的推荐清单都不相同。你的收藏和评价越多,豆瓣给你的推荐会越准确和丰富。每天推荐的内容可能会有变化。随着豆瓣的长大,给你推荐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准。

参与小组讨论,友邻不感兴趣,但是却对豆瓣的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这样一样让我注册成为豆瓣的成员,提供多样有意思的东西吸引人是不错的,这样不行,还有另一样。豆瓣可以做到的,xucx《为什么是豆瓣?豆瓣为什么?卓越又是为什么?》提到,要说的是,现在豆瓣已经把音乐列为项目。豆瓣,现在对电影与音乐的搜索还不完善,相对图书而言。相信越来越好。

我的豆瓣:http://douban.com/people/YesSan/books/

Sking的留言

Sking:
看了你的文章。感觉完全跟我当初认识的你一点都不同了。相差非常远。

我与Sking是同桌,既然是同桌自然就是同学,这又扯到了学生时代,放学就一起去网吧颠,基本上校规我们都犯过不只一遍,可谓是老师心中的“恨”。由于是同桌的关系,多多少少都会对我有所了解。

或许是因为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,所以自己并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不同。而Sking所说:“感觉完全跟我当初认识的你一点都不同了。”也只有旁人才能看的出变化,自己并不没发觉有什么不同,站得太近,无法看清自己,Sking也并没细说,只是感觉。感觉而言,感觉是很难用词语形容,即使用了,也未必是想表达的。

现已无法想起以前我是怎么样的,无法作比较,自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。总是很容易把以前的自己所遗忘,以前的只剩下一些片语,而没映象。就连剩下的片语也是异常模糊。到了某个阶段该退后看一下自己,否则就快把自己遗忘。

或许我该问一下Sking,现在的我与你当初认识的我有何不同?

网络实名制是趋势

网络实名制这一话题,在个人的 Blog,还是论坛上的声音各有不同,赞同的、反对的、保持中立的。

网络实名制需不需要?不存在这个问题,这是一个趋势。

网络实名制必须要考虑技术上的问题,如何解决众多网民的实名制管理与成本。想必这不是容易的事情,如果整个网络都必须实名制,就缺少了一些网络的特性——虚拟、自由,哪怕回复一个评论都必须三思而后行,那还存在自由?被监视着,少了一些畅快感,犹如上厕所,想拉却拉不出来——便秘。

或许,网络实名制是趋势,随着网络与生活逐渐融合,这是不可避免的,只是现在还不适宜,不论是技术上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、既然需要时间来发展与调节,选择性的网络实名制,在一些比较严肃或权威的论坛上采用实名制会更好,加强了必要的严肃性与权威性;社区也是如此,网友们都是互相认识,有亲切感,有利于社区交友。然而别忘记,网络的魅力在于“虚拟”,真实躲在匿名之下。有利必有弊,利是否大于弊,也别忘记网友们,网络上的力量即是网友们,该问问网友们的意见。

不论网络实名制是为了打击网络罪犯还是其它什么,都必须好好斟酌斟酌,这与中国一亿网民息息相关的。

四分钱

现在一分钱,两分钱几乎看不到踪影了,已经很少使用,市面上也很少,至少,在我这是这样。

今日,是每个月出血的日子——交付各种费用,网费、电话费……去到营业厅交付网费时,遇到,客户在向服务员发火,原因好像是——四分钱,那位客户的电话费好像是两百多元,还有一个零头六分钱,客户要求服务员按照话费多少就收多少,也就是需要找回四分钱。然而,服务员说按规定四舍五入,好像是因为需要报销还是什么的,客户不愿意,这就是发火的原因。实话,四分钱的确一下子没办法,不过,服务员还是找回客户五分钱,但是客户又不需要五分钱,只需找回四分钱,可能是赌气的原因,最后把找回的五分钱扔了回去。最后,客户气愤地离开并留下一句话——“下个月就取消。”

不谈客户素质问题,说一下服务员,这得说上面没有提到的一点——当客户得知电话费用,并准备交费,服务员说:“你这样亏了。”服务员意思大概是按照四舍五入,需要多收取。因为客户并不愿意多存一角话费。服务员这句毫无里头的话,或许是出于好意,但是方式错了,或许该说不够专业。就这样少了一个客户,至少是一个。但是,并不是四分钱的问题会至于这样,只是这个四分钱给了他爆发机会。事实上,客户要求很正常,不算很过分(如果客户是有某种原因真的需要)。

再说说这四分钱,现在一分钱、两分钱市面上已经没人用,如果改变一下收费方式或提供多一种方式,类似上面的这种事可能就不会发生。世界变化很快,要跟上世界与客户要求,还是那句话——消费者是上帝。然而,又有多少商家把消费者当作上帝?

后来,了解一下,客户爆发的原因是服务态度太差劲,电话出故障,打了十几次电话报故障,修理人员都没来修理。

玩电脑与用电脑

发明了电脑,诞生了互联网,现在的定义似乎是电脑与互联网为一体,如果只有电脑,而没互联网,就缺少了生命,无法活跃起来。在我周围的人几乎都认为,电脑与互联网是连为一体的,有电脑就能互联网,电脑对他们来说就是娱乐——网游,QQ……

玩电脑,类似玩具,电脑变成游戏机,属于娱乐;

用电脑,类似工具,电脑变成工具,属于生产;

在中国而言,更多的人是玩电脑而不是用电脑,电脑只是一个昂贵的、高级的玩具,无聊就掂两掂。

这就不难想象 Windows 系统在中国的占用率,相反,Linux 系统显然不更娱乐,占用率也极为低。Windows 系统上可以玩任何游戏,不论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;Linux 系统现在最多也就几款比较大型的游戏,选择太少,娱乐也少。由于 Windows 系统先入为主的关系,现在的游戏公司制作的游戏只想到 Windows 系统,Windows 系统占有率太高了,没必要化更多的精力支持 Linux 系统。如果在 Windows 系统任何一款游戏,在 Linux 系统下也可以玩,相信会有更多人会选择 Linux。只不过,Linux 更愿意工具,而不娱乐。

Linux 不娱乐,难以跟 Windows 抗衡,想在中国拿下占用率,先娱乐,现在中国还处于娱乐,就像一个刚学会握笔的小孩,你却要他写得一手好字,而且,字的好坏,还是由你来定义。这是不可能的,最起码短期不可能,他需要一个过程,不能缺少的过程。keso说了,娱乐型的中国互联网

网吧需要生存,当然不会装 Linux,不说 Windows 与 Linux 那个更易用,而是娱乐,现在去网吧的人多数都是去玩网络游戏,他们只需要网吧里的电脑可以玩到自己想要玩的网络游戏,才不会管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,只要能正常运行就行。想要把先入为主的 Windows 手中抢下占有率,除了在专业性方面努力,更应该在娱乐性努力。如能利用娱乐型的中国互联网,将会更好,从游戏中学习会更为吸引人,让人觉得有趣,才会花心思。

一加一等于二

一加一等于二,基本上上过学都知道。当然,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不等于二,但是,这里并不是要说关于学术深奥的问题。在学校的时候,数学老师让我们知道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……这些数字的意思,再告诉我们一加一等于二,为什么等于二。这就是“加法”,当掌握加法,就会从一加一等于二到二加三等于五,只有掌握加法,才会做二加三等于五,不然,就只会停留在一加一等于二。

在学习过程中,没把集中点放在“加法”,而把精力放在函数、代码、参数上面,这些只需要知道它们的意思,没必要去死记硬背,把每个函数、代码、参数的意思都倒背如流,有些学编程的人把精力都放在这方面,过了很久,他们是倒背如流了,但是,却无法编出一个程序,汗颜。函数、代码、参数有书可以查,只需要掌握其中的“加法”,就可以编出一个程序,可能会是一个好的程序。(无形中联系到编程)

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,看是简单,其中蕴涵着智慧,这智慧暂时称之为“加法”。这“加法”无处不在,从学习看来,至关重要,当学习一项技术,所需要就是这项技术的“加法”,如同上面所说,只有掌握“加法”,才会从一加一等于二到二加三等于五。人际而言的“加法”即是处事之道,每个人都不相同,都是独一无二,所以,不可能对待每个人都一样。这些都需要变通,而掌握“加法”,才能变通,变化无穷,才能孕育。

而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,在变化中进步,必须掌握其中的“加法”,才适应世界的变化。一加一等于二中看到“加法”,“加法”中看到变化。
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达,达则久。

海报

坐在电脑前,抬起头,发现以前贴在墙上的海报已脱落半边。

《游戏机实用技术》杂志赠,《GUN SURVIVOR 3 DINO CRISIS》,日期——2002.6.27,位于抬头即见;

《足球周刊》,人物——劳尔,日期——想不起来,位于电脑桌右侧;

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,以什么心情,把这张海报贴上墙上。以前电脑桌的靠墙上都贴满海报,只要坐在电脑前抬头,都可以看到这些海报。逐渐的长大,墙上的海报一张一张的被我拆了下来放进了杂物箱,现在只剩下两张海报还在墙上。我询问了自己为何会留下这两张海报,但是没有答案,或许是内心深层的影响。

逐渐深入电脑的世界的我,已经很少注意抬头便可以看到的海报,这海报让我忆起了,已遗忘的“东西”。这些“东西”即是美,一种被遗忘的美,只有当被遗忘,再度想起,才会觉得它的美。游戏机与足球,游戏机——这是小时候的娱乐,这个娱乐影响着我的成长,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游戏机的新鲜与好奇;足球——关于足球的动画片,这促使我喜欢这项运动,以至于我想以足球为职业,当然最后并没有成为足球运动员,要不我也不会坐在此写下这些,不过,也练就了一身足球技术。这些是快乐了,都是我所喜欢的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确快乐,即使酸甜苦辣(足球)也都是快乐的。快乐并不是只有甜,而是包容起来与酸苦辣糅合成快乐。

我很开心,这些海报让我想起了这些。海报脱落半边慢慢地上下摇摆着,像似在叫我,最后,我站在电脑桌上把海报脱落的那一半重新贴了起来,我笑了。